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控加工案例
BOB半岛:济南企业高成长背后的“科技创新等式”
2024-12-23 11:08:08
来源:BOB半岛官网入口 作者:BOB半岛官方网站

  近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先后走进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通过科技和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企业实现茁壮成长的同时,为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济企力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育种技术的进步,这也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逻辑”所在。

  近年来,我国种业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中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舜丰生物,这个2018年才“落户”济南的年轻企业,是国内首家开展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运作的企业,通过其核心的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不仅取得了一系列育种领域“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性突破,而且在产业化方面发展迅猛,成为基因编辑育种的“领航员”,为中国种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了济南力量。

  基因编辑技术2020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是一种能够对作物基因进行精准“编辑”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就像编辑w o rd文档一样,可以对作物的基因进行敲除、修改等操作。基因编辑育种的原理与常规诱变育种一样,比如:航天诱变育种是通过宇宙辐射粒子把作物的DNA打断,通过细胞对受损DNA的修复从而产生变异,再选出有利的变异,从而培育成新品种。基因编辑育种则是利用“基因剪刀”将DNA切断,通过细胞对受损DNA的修复产生变异,由此培育出新品种。相较于传统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具有精准、快速、高效、可多性状叠加优化等多个优势,让育种年限从8至10年缩短到2至3年,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精准定向育种的目标。

  舜丰生物聚焦技术攻关,发明了系列高效基因编辑工具酶,实现我国基因编辑底层核心工具的自主可控,开发出了以CRISPR Cas SF01和CRISPR Cas SF02为核心的数个基因编辑工具酶。其中,经过优化的Cas-SF01在动物细胞及某些作物改良方面的编辑效率已经比肩国际上主流的基因编辑工具Cas9。开发出基于CRISPRCas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建成了通过国家认证的兽药生产GM P车间,把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家畜和宠物诊疗领域。发明了无需组织培养的Cu t-d ip-budd ing(CDB)递送系统,避免了传统基因编辑技术必须经过的繁琐的组织培养过程,极大提高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大幅度降低总体研发成本。

  舜丰生物打破了国外科研院所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2022年8月,舜丰生物首次开放基因编辑核心技术授权通道,授权给国外的一家农业公司,这也是我国在基因编辑核心技术上的首次出口,为跨国公司提供专利许可及技术解决方案。2023年12月,舜丰生物“高效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开发及应用”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0年,舜丰生物通过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其间承担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的农业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培育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加工专用、营养健康方向的超级新品种,创制了高产水稻、高油酸大豆、高VC生菜等20余种主要农作物新种质。2023年4月,高油酸大豆获得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率先开启了育种技术的产业化。2024年1月,长童期大豆也取得突破,这是国内第二个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标志着该公司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产品进入产业化应用的快车道。

  为了寻找活性好的酶,并把“剪刀”工具递送到细胞内进行基因编辑,舜丰生物下了很大的功夫。“第一个酶从挖掘到改良,用时长达一年多。我们从数百个酶里面改良筛选出七八个活性不错的酶,有的目前仍在改良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升挖掘测试和改良渠道,将速度提升至半年左右。”舜丰生物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李国甫说,目前舜丰生物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全国可以说是最好的。

  在舜丰生物的培养室中,小麦、大豆、番茄等新品种正在培育。在舜丰生物技术中心,番茄、玉米等品种正在中试基地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这些看似普通的农作物,说不定就会产生引领农业突破发展的“主角”。

  目前,舜丰生物已搭建国际一流的基因编辑工程化研发平台、诱变种质资源创新平台、生物育种中试熟化平台,布局多生态区综合田间试验平台,形成“基因编辑+”多技术融合的创新体系,以及“主粮+经济作物+高附加值特色作物”全系列产品矩阵。舜丰生物成功开发了20余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基因编辑体系,开展了百余个项目进行产品储备布局,创制了高产水稻、香味鲜食玉米、高油酸大豆、高番茄红素番茄等多个高产、耐逆、高品质的种质资源。

  “预计今年我们将拿到多个安全证书。目前我们有20多个产品达到可商业化的阶段,有了‘准生证’,将有助于产品的商业化。”李国甫表示。

  在产业转化方面,舜丰生物抓住国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规模效益,目前已与多家种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不断整合种业创新优势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海内外均可实现产业的有效转化。

  “我们目标是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从种业源头布局,推动研产销高度一体化发展,实现种源可追溯、更安全营养。”舜丰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舜丰生物将加快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推广,从助力“大豆振兴计划”出发,实现产业增效,助力产业升级,为人类营养健康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输出系统解决方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舜丰力量”。

  4月12日,济南二机床数控机床装配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一片繁忙,比亚迪订购的60套模具铣床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就在不久前,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济南下线,比亚迪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济南二机床的设备支撑。据介绍,近20年来,济南二机床陆续为比亚迪10大基地提供了160余条大中型冲压生产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辆比亚迪背后都有济南二机床设备的身影。

  冲压设备是汽车产业的重大基础装备,汽车上60%到70%的零件是用冲压工艺生产出来的。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冲压装备的柔性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济南二机床紧盯用户需求,抢抓机遇,拿下新能源汽车冲压市场众多冲压生产线订单,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除了比亚迪,小米、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都是济南二机床的“粉丝”。

  “去年国内汽车主机厂的大型冲压生产线%都是我们生产的,济南二机床生产的单条大型冲压线万辆汽车产能需求。”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顺介绍,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2023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而在2022年,济南二机床营收为60亿元,1年时间新增营收40亿元,增幅接近67%。

  济南二机床之所以能够成功接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泼天富贵”,缘于他们对一体式压铸技术“零的突破”。

  2022年,了解到吉利汽车有压铸零件加工生产线采购意向,尽管之前从未涉猎过压铸件加工,但考虑到这一新业务背后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充满想象力的发展空间,济南二机床全力以赴拿下了该订单。当年7月13日,用于生产吉利高端电动汽车的汽车车身压铸零件加工及装配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在济南二机床启动。

  一年之后,这条生产线顺利在宁波吉利汽车极氪工厂投入使用,这也是国产首条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零件自动化加工及装配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料显示,该生产线主要用于前车身、后车身、电池包等大型一体化压铸铝合金零件的加工及装配,能够实现零件一次装夹六面加工,两侧滑枕铣头可同时工作,可完成压铆、拉铆与钢丝螺套的在线台加工设备并行加工,可以满足年产20万辆汽车产能需求。

  该生产线完全是依靠济南二机床自身技术实力和研发队伍做出来的,其间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在压铸件的加工和装配线的拉压铆工艺方面尚是“小白”的济南二机床,何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济南二机床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企业数十年如一日的持续科技创新。在联合用户开展加工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济南二机床开展了加工中心整机精度及动态特性研究、性能优化及调试技术研究,最终研发出新能源汽车一体式压铸零件高速、高效加工及紧固件装配生产线。

  吉利汽车生产线的“示范效应”很快显现,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很多汽车主机厂和汽车配件厂商纷纷向济南二机床抛来“橄榄枝”。

  今年1月,济南二机床“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零件自动化加工及装配线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翻开济南二机床的发展史,还有无数个“第一”: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中国第一台大型闭式机械压力机、中国第一条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国第一台机械主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中国第一条大型智能化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国第一条大型全伺服冲压生产线……自诞生以来,济南二机床先后研制出600余种国家首台(套)产品,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3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装备奇迹。正是通过一场场“从无到有”的技术攻坚战,济南二机床的整体实力不断跃升,并形成自己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鲜明的企业创新文化。

  目前,济南二机床主导产品有锻压设备、金切机床、自动化设备、铸造机械、数控切割设备等,产品广泛服务于汽车、轨道交通、能源以及船舶等行业,产品远销美、日、欧等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

  “没有持续投入,产品就没有更高的附加值,企业就没有更大的竞争力。”张世顺说,济南二机床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秘诀就是科技创新,每年拿出6%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的研发,产品技术发展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济南日报 记者:张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