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控加工案例
BOB半岛:断面游峡-SHEERIN岩板展厅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2024-12-23 10:59:56
来源:BOB半岛官网入口 作者:BOB半岛官方网站

  “岩板”,Sintered Stone,直译为“烧结的石头”,一种大尺寸耐候耐磨的人造材料,它的出现填补了建筑与装饰行业对大规格石材的旺盛需求,尤其在商业快速轮转的时期,大大降低开采石矿所带来的环境资源损失。

  协锐SHEERIN·广州设计周展厅作为一个岩板的展示空间,通过人造的石头模拟自然的石头,表现被开采后的人工石矿峡谷的空间氛围,这种模拟与再现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有趣的比照关系。这里的材料属性与空间氛围之中,“人工”与“自然”的概念彼此互换、杂糅, 造就一处有趣的空间。

  整个展厅以“游”这一动作作为空间行为的核心。穿行在三个不同体量之间的栈道组织起了参观者的游览路线,并将这三个分别代表“声”“光”“水”的静谧空间串联了起来。

  三个体量以正反金字塔形错落组成了“外廊内谷”的空间结构,向外悬挑的空间在内侧造就“声之谷”剧场与“水之谷”空间。互为内外的关系保证了空间与形式的真实性。

  外立面是以木结构搭建的岩板表皮,这些向外悬挑的木构通过钢索与地梁拉接。整个设计的空间与力学关系的构建都是以剖面作为切入点的,我们希望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构建形与力统一的美。

  【我们热衷于那些显而易见的形式,却时常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事物,比如那无形的力,事实上,如果每件事物都跟表面上看起来的一样,我们就不需要科学了。】

  我们希望在设计中所呈现的丰富形式是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场景(Scenario)的统一体。因此,考虑受力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空间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因此,从断面开始思考之下产生的“空间”与“场景”,顺理也成为结构的形成逻辑。向外“倾覆”的每一个空间面通过顶部“拉梁”聚拢,形成倒金字塔体量下稳定的关系。“看得见”的“形”与“看不见”的“力”在这里展开有趣的比照。

  在建立空间、结构与场景统一系统后,我们希望构造也切实回应结构的“大系统”,减少冗余装饰,并在数控加工技术的条件下,降低造价成本。

  因此,数控机床切割的木构件、常规批量的金属零件以及定制批量的金属件等“小构件”作为构成要素拼构成外立面,它们同时可能演变成更多的形态。小构件、批量化、高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作为设计导向之一,系统地化零为整,降本高效而且可回收,是作为可持续设计的一次尝试。

  为了使岩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整个木构表皮采用了双层皮的方式,外侧是工字拼序列的大规格岩板,内侧则是小尺寸板材。

  设计之初,我们是以空间的断面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非传统的平面功能,这种思考模式正如詹姆斯.斯特林(James Frazer Stirling)从断面开始构想的逻辑,是为了摆脱平面功能的束缚。

  在完整的受力体系构建后造就了通过向四周外悬挑的空间关系雏形,使人在内与外不同的空间片段中感受到犹如行走于“峡谷”的紧迫感受,构成了片段感受上的“不稳定”与全局体系中的“稳定”之间的矛盾感,这是另外一组有趣的比照。

  确切说,从断面出发,一开始是需要在内部营造一处阶梯剧场,而“内”与“外”的空间关系上又希望统一且反应真实。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类似“碗”形的空间和向外倾覆的“岩壁”。而体量的适中又使中间通过拉梁聚力的结构成为可能,于是一层包裹一层向外的空间关系便有了雏形。

  “碗”外边缘与表皮所形成的压迫感受尤其类似石场峡谷的意象,而内部则是顺应“峡”的负型所展开的正型的“谷”空间。这可使空间使用者在不同的尺度与场景下,产生多样的空间体验。

  【场景(Scenario)营造,基于人的行为,反馈于人的体验。如何做出符合人根本感受的,有创造性的空间,是我们思考空间生产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作为代表“声”“光”“水”这些基础要素的三个符号,设计中的装置或如雕塑,基于正六边形这种基础几何符号演变出来的。它们分别呈现了“声喇叭”、“流水碑”与“切光锥”三个装置,回应了不同的场景,希望能在基础形式下,带给观者以宁静。

  声喇叭,一个通过岩板制作而成的大型扩音器,造型结合了声学的考量,使端部的声源能几何倍增音量,同时它还作为表演者的背景光,与地面的表演台形成造型呼应。

  同样呈正六边形的表演台是由六个可移动的等边三角形矮凳所组成,通过楔形金属铆件连接,可分可合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场景下在声之谷剧场中的使用需求。

  作为空间的主材,岩板被铺设在整个“声之谷”剧场的内部空间之中,有赖于“大规格”与“阳角密缝”的属性与工艺的保证,整个剧场犹如整体开凿而成的石坛。

  流水碑,被三股水流自上而下“切割”开的尖碑,接近垂直的碑体斜率与空间内向倾斜以及门洞造型吻合,依靠着轻微的斜率与液体张力,水流顺势而下。

  “光锥”,是一个物理学上描述光在时空中传播的几何模型,有着严谨的科学定义。在这里提到的“切光锥”,只是借此由头偷换概念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并无任何关联与玄机。

  “切光锥”也是由正六边形演变而成,开裂的狭缝中射出激光,与充盈于空间中的烟气产生了丁达尔效应,生成一个切开柱体的“光的平面”,给人以神秘之感。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在设计中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点表达。

  我们所处的图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