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要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产业化,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经济的两项紧迫任务。由于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与经济运行新情况新问题交织叠加,更加剧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可谓“旧力趋弱、新力将生”,正处于转型交替的过渡期,有挑战、有机遇。从结构调整的成效看,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好于传统产业。201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装备制造业增长10.5%;今年一季度这三个数字分别是6.4%、11.4%、7.7%,高技术产业增长率高于工业5个百分点。从工业经济总量构成看,新兴产业还在成长之中,统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只有12%,统计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比例约17%,新能源汽车产量不到全部汽车产量的0.5%,即使发展迅猛的网上购物也只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因此,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必须同时发力,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要同时并存。即对现存90多万亿元的工业资产通过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注入活力、升级换代,当前仍然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同时要加大加快对新兴产业的投入,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成为新的增长点,增加占比,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引擎。无论改造调整存量还是优化发展增量,都要依靠创新驱动,包括科技、产品、管理、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首先要攻克掌握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中国制造2025》提出先进制造业的十大领域,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制造业的展开细化,当然还包括现代国防科技装备。毫无疑问,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首先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实现。
一是要分三个层次加大科技攻关。国家层面的17项重大科技专项,包括新近列入的航空航海发动机,“十二五”取得重大进展,仍需在“十三五”全面突破,尤其要集中优势资源,加强自主创新。第二个层次是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成产业联盟开展行业共性技术攻关。这本来是我们的优势,但多年来弱化了,企业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延误了时机,浪费了资源。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要组织、引导,如电动汽车的电池就是典型范例。至于企业层面的应用型技术攻关解决生产制造具体难点,企业有广大员工参与,有传统有经验有创新,但仍有不少企业不专注、不重视,应端正发展战略,广泛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革新。
二是科技成果转让转化,在产业化商业化上下功夫。研发研制的目的全在于“用”,只有用才进入了市场,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估计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研发成果要变成工程设计、实体项目,样品要变成产品、商品,创新成果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据反映,不少研发成果得不到重视,专利得不到保护,转让得不到应有回报;转化缺乏渠道和平台,缺乏风险资金支持;首台首套应用困难等,都说明在体制、机制上仍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应大力倡导发挥制造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机制,组织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沟通协作,吸收用户自始自终参与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全过程,形成个性定制、大众创新、众包设计的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2%,虽然不及发达国家的3%,也不算少了,而且绝对数高达1.2万亿元。要改进完善使用方向和办法,既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又要适应“创新”特点,提供宽松的环境。问题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当然行业不同、情况不同,总的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远低于国际水平和行业水平。就是先进的行业企业如华为是8.9%,而美国思科是14%,微软是14.6%;再如东风汽车是2.1%,而日本丰田是3.6%、德国大众是5.2%。至于其他企业差距就更大了,应逐步加大投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产品演进。
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内容是推进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互联网+制造业”。
一是数字化研发设计。目前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52%,2025年提高到90%。要进一步推进数字化仿真模拟、三维精细描述、超高速运算、大数据知识库等信息工具的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的效率和水平。二是制造过程数字智能控制。目前流程式制造业生产线%,要进一步提升到数字化智能控制,提高效率,实现本质安全,增加制造柔性。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只有28%,2025年提高到80%,要推广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采用3D打印增材制造,实现精准制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电子信息技术嵌入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尤其重视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电控组合件的研制,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解决工艺和材料两个难点,改变大量依赖进口的状况,实现优质、自主自控。从而变“代工组装”、“贴牌生产”为自主制造,使产品转向中高端。四是制造业服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发展现代智能物流、电子商务,完善社会化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由此产生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更加便捷高效、降低成本。依托大数据的市场细分更为科学准确,使产品创新更为敏捷对路。
这个规划,工业及各界都非常期待。中国制造2025编制的背景,顺应了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大势,同时是中国制造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工信部会同工程院、质检总局、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编制的。它回答了几个问题,第一个要不要发展制造业,要坚持发展决心不动摇;第二个怎样发展制造业,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九个重点任务和八项战略举措。第三个发展怎样的制造,比如和德国工业4.0异同之处。
中国制造2025整个框架里,包括形势、方针目标、任务重点和支撑4个主干。指导思想的主题,是创新发展。主线,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这五个方针,也是我们当前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步走”的战略,是根据工程院研究的制造强国战略指数,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考虑国际环境,我国的政策环境,再加上我们制造业企业的努力,是能够实现这些目标。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到2025年,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巩固地位,提升层次,整体居于世界制造强国的中位;到2045年接近建国一百年时,创新引领,实现跨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毫无疑问已是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我们在2025里总结出了这几个方面的差距,如创新、质量、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信息化、核心技术,附加值,质量,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的问题。
创新能力不强,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价值链不赚钱,比如说我们的芯片80%靠进口,2013年进口用汇2232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量,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苹果手机的价值链分配,大家更知道。质量问题的本质,因为你的技术不行,从而导致市场形象都出了很大的问题。竞争力不强,也是技术问题,导致我们一方面的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型。
信息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安全、高端的核心的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正在扩大。中国、巴西、墨西哥及印度等许多大型新兴国家在ICT发展方面,遇到困难,今年的排名均下滑。中国下降了4位,至第62名,巴西下降了9位,至第69名,印度下降15位,至第83名。
所以说,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我们要在发展中创新,纵观世界各国,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基础。制造业为人民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为工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各种装备和材料,为国防建设提供武器。制造业是皮,服务业是毛,要强国要富民必须发展制造业。
我们有这个认识,发达国家也有这个认识。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又再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美国为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也确确实实出台了一些重大的举措,比如说美国2009年复苏再投资法案,2010年制造业促进法案,2011年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制造业复兴计划,同时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计划。我认为。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从短期看确实是为了拉动经济、恢复就业,其实质是,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因为制造业的外流,美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下滑,所以美国要继续保持国家的创新引领地位,还要发展制造业。而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哥伦比亚以及我们周边的国家也在利用成本优势,对我们形成双向挤压。
所以战场的争夺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近年我们多次被双反调查。而且在战略层面,美国也在大力推动TPP、TTIP,意图改变贸易规则。从我们国内形势看,我们已经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的强化,劳动力要素成本不断的上升,投资和出口明显放缓,仅靠要素成本投入来实现规模扩张的这种外延式的增长模式,确实难以为继。
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经没有时间等待,所以提出创新驱动战略,这也是必然选择。同时,工业增加值逐步进入个位数增长,这也是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必然的规律。从科学技术发展大势来讲,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导致制造模式理念、技术体系、价值链重大变化,规则改变了,或者是说战场可能转移了。而中国有创新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已经错失了前几次工业,那么这一次必须抓住。
接下来,我具体再解读一下九项任务。任务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设计能力、技术成果产业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标准体系知识产权几个方面。任务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制定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装备和产品的智能化。任务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后面我再详细讲。任务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就是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比如说提升重大装备平均寿命、加工精度、可靠性,保证婴幼儿乳品等重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加强市场环境监管,强化质量发展基础等。任务五,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主要是针对我们传统行业,这些传统行业,资源消耗,节能减排任务比较重,要推进绿色改造,要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绿色的生态体系。任务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就是我们说的十大领域。任务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解决产能过剩,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和制造业的布局。任务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任务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提高利用外资合作的水平,同时也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具有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产品输出能力的跨国公司。
从九条任务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除了第六条十大领域,这一条纵的,其他都是横的。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考虑,这十年中国制造主要解决面上的问题,我们面上的问题太多了,所以像创新的问题,质量、绿色、基础能力等这些问题都是横向的,归纳起来就是八横一纵。
而这里面又套了五大工程,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通过国家的意志,凝聚各方面的资源,把这九个任务中具体的坐实。通过政府层面推动,实施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绿色发展工程,聚焦资源,解决长期制约的关键共性问题,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这也是四个横向一个纵向。
在战略支撑这一块,提出了八项措施,包括体制机制、市场环境、财税金融、人才、小微企。
电话:18320800808
传真:18320800808
邮箱:hobbm@www.zzjhkg.co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