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BOB半岛:80载·工光 岁月“精雕”出的奇迹:蔚飞
2024-03-29 12:22:54 来源:BOB半岛官网入口 作者:BOB半岛官方网站

  建校八十载,西工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各行各业成就了祖国的星河璀璨。在过去的岁月中,一代代西工大人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始终坚定矢志不渝的报国精神,志存高远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学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学校的发展和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伟业紧密联系。

  为庆祝80周年校庆,我们精选了一批生动的西工大故事,愿新一批青年学子,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蔚飞,1962年生,山西朔县人;1986年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十四届代表,门头沟区第十四届、十五届代表,会委员,北京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北京市门头沟区工商业联合会,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副会长。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双爱双评”活动优秀职工之友、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捐款先进个人等称号。

  2015年7月,校友会和党委宣传部共同策划了“找寻绿叶对根的情谊”主题校友寻访活动大学生新闻中心的学生记者赴京采访了蔚飞,听其再忆少年时,漫谈创业路。

  初识蔚飞,记者感受到的是一份深刻、沉稳。中等个头,灰白相间的头发和刻着皱纹的额头下,是一双笃定而睿智的眼睛。他不苟言笑,仿佛总在思考着什么;常常穿着淡蓝色工装和牛仔裤,踩着一双布鞋,他健步如飞,仿佛总在追寻着什么。

  他告诉记者:20年来,他一直不断思考着精雕机床的技术革新,而他一直不懈追寻的是“精雕”与“精雕客户”共同的成长。

  1994年12月,在海淀区某地的一间地下室里,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家“数控雕刻”设备制造企业,蔚飞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司创立之初,企业只有3个人,而那一间狭小的地下室既是办公室又是生产车间。

  20年后的今天,蔚飞带领下的北京精雕已变成一个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它拥有年产精雕机12000台(套)的科研生产基地,并在国内以及香港、越南等地区开办了56家分支机构和16家全资子公司,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老员工说,精雕20年的变化,沧海桑田;新员工说,在精雕这个企业,似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发生。然而,不论在老员工还是新员工的眼里,精雕永远有一个地方不会变——蔚飞的那块车间里的“自留地”。

  在这块“自留地”中,蔚飞力排众议,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和物力进行了不间断的机床切削试验、抗震性能试验、伺服参数调试试验等数不胜数的试验,突破一个个阻碍数控雕刻技术发展的瓶颈,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创下了许多国内第一和国际先进:第一台精雕数控雕刻机床,第一台伺服驱动的数控雕刻机,第一台完美呈现高光加工技术的数控雕刻机,第一个面向数控雕刻的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及其大范围的市场推广应用等。

  “他是老板,更是一名一线技术工作者,我们和他不会有什么距离感,因为他爱带着我们一起攻坚克难,所以我们都偷偷的管他叫‘车间主任’。” 一位技术员这样说。

  蔚飞告诉记者,他深爱着这身工装,每当置身于这块“自留地”,暂时抛开一位经营者、一位管理者的角色之后,又可以成为一位纯粹的工程师。他醉心于技术创新,享受着沉浸在一线车间里突破各种技术难题的别样幸福。

  “那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尝到的滋味,是香还是涩?”记者追问蔚飞创业之初的记忆。他说:“起初更多的滋味是酸涩。”

  蔚飞坦然回忆起28岁时的自己。曾经是一名研究所技术员,因为勤奋和聪慧,总是在技术工作业绩中遥遥领先。许多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去“下海”。可在蔚飞的心中,有一个大大的梦:他希望亲手将机床相关技术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发明制造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雕刻机!去创业 !满腔的和热血,让他走上了创业之路。

  然而,90年代的中国,数控雕刻机应用的范围很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国内有生产数控雕刻机的企业。精雕公司成立之初,由于人员少,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宣传都不到位,一直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那几年,我没什么归属感,特别是夫人孩子都跟我一起漂在北京,心里不是个滋味儿。但我总有一个信念,就是不放弃,要坚持。”

  1995年的夏天,精雕公司迎来了转机。一位做胸牌雕刻的客户耿总,其公司里一台价值25万元的日本雕刻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可是还有许多紧急任务需要完成。当找到这台进口机器的代理商,提出的维修费高的惊人,而且维修工程师到达现场的时间还需要很长。焦急万分之际,他的一位朋友建议他到精雕公司看一看。耿总来到精雕看到机床,当天就买走了一台雕刻机,并在订单周期内,地完成了订单任务。

  “也有许多吃完螃蟹尝鲜后就失败了的企业案例,精雕是怎么持续‘保鲜’的呢?”记者想从蔚飞那里揭开更多成功创业的谜底。

  在蔚飞看来,精雕机是一种工具型设备,所以精雕公司的市场空间必须靠发展“增量”来保证。他的心底深耕这样一个经营理念——“客户的发展才是精雕的发展”。他说:“做一个企业,不听客户的话你永远也走不动。你必须适应客户,而不是让客户适应你。”

  从1996年开始,蔚飞带领团队研发雕刻CAD/CAM软件,到2004年时历经了三次技术上的飞跃。为了保障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软件出身的蔚飞, 决定延长产业链条、拓展服务范围,将精雕打造成为一个“既做机床,又做数控系统,同时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D/CAM软件”的高科技企业。

  那时候,这种“1+3”的产业模式,不仅国内没有,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少见。蔚飞的压力和困难非常大!

  随着客户需求的升级,传统的步进驱动系统已经无法保证精密切削的稳定性和高效率。交流伺服较高的速度、电流增益可以带来高的伺服系统响应和刚度,从而减小机床的加工形状误差,提高定位速度。因此,客户与市场都迫切期待能有一款以交流伺服系统为驱动单元的更高加工性能的高精度数控雕刻机床的诞生!

  很多精雕工程师、技术人员都说伺服系统精雕机绝对是一个“冷板凳”,技术投入太大,看不到希望,很可能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蔚飞果断推掉一切商务接待、市场经营等事宜,又回归一名“车间主任”,端起陪伴自己20年的那个“小板凳”,径直走向机床调试车间。这一坐,就是整整60天。

  蔚飞没有辜负客户的期望!他从“速度环”“位置环”“电流环”等五个核心参数入手,每一组参数的组合,对应着一个运动控制趋势。蔚飞从几十万次的组合中,找到符合伺服系统特性的规律,也成就了国内第一台交流伺服系统数控雕刻机诞生的工程技术基础。

  很快,当精雕公司将可以提供更高定位精度和轮廓切削精度、更稳定性能和更高效率的精雕机呈现在客户眼前时,客户们有些吃惊。“北京精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更给我们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服务。蔚飞,是一个温暖的老板。”精雕的客户如是说。

  2008年,北京精雕全面进入要求更高的工厂型客户群体,响应客户的需求,北京精雕开始配合用户做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产品,从单纯的卖产品转型为进入用户的工艺规划环节,成为用户的工程部,不计代价地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工艺规划和加工方案,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些年以来,北京精雕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机制也日趋成熟,遍布全国的56家分公司里,1000多名员工时刻关注着用户提出的要求,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北京总部报告,北京总部同样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

  蔚飞的“暖”不止体现在技术方面的支持,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如:为客户寻找活源、储备人才、搭建客户交流平台等等。他喜欢把客户称为自己创业路上永远的 “小伙伴儿”。他说:“既是小伙伴儿,就要一起成长。”

  “如果说创业成功的谜底是客户至上的理念,那么精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记者思忖着一个企业20年持续蓬勃的生命力何在。

  当记者来到精雕公司的廊坊厂区,刚进主楼大厅就被一面用精雕工艺完美呈现的铝合金二维码幕墙所吸引,8.5×8.5平方米的空间,刻满了4000员工的名字,恍然悟道——原来,精雕是一个“家”,这里的人们,都被蔚飞当作至亲。

  “他是一个宁愿自己受累,不舍得员工受累的好大哥。”一位跟随蔚飞创业多年的老员工回忆起十多年前的精雕“破茧成蝶”的一幕。

  精雕公司起步阶段在广告标识行业的成功起到了一个示范效应。2000年一批企业开始制造数控雕刻机,他们并无自己的核心技术,机床简单集成,盗版精雕软件,产品不求品质。到2003年时标识雕刻市场逐渐饱和,大批小型生产厂家的涌入最终引发了残酷的价格战,导致客户的要求走向低质化,这种趋势极不利于数控雕刻行业的发展。

  面对危机,蔚飞毅然放弃相守8年的成熟市场,决心为数控雕刻行业寻求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这个市场应当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用户要求更高。

  一年时间,蔚飞又回到机床身边,不断调试、试验,发挥小刀具雕刻在“根角”处的加工优势,以替代手工劳动为目标,在行业内率先攻克金属刻字的难题,并逐渐拓展到小平面、小区域、小曲面的铣削加工。从此,北京精雕全面转型进入模具行业,完成了从广告领域到工业领域的华丽变身!

  然而,孕育这次“华丽变身”的每一个日夜,蔚飞的双手都扎满了金属针刺。金属刻字试验过程会导致金属材质的针状小刺扎入机床操作人的手中。每一次金属刻字试验之后,蔚飞都会用扎满针刺的手,连忙记录下试验数据和结论。一轮一轮的反复试验,蔚飞顾不上“挑刺儿”,车间里的员工们看着实在心疼,就插空跑到蔚飞面前,让他腾出双手,给他“挑刺儿”。

  “那时,只想着每做一次试验就离金属刻字的实现更进一步,刺痛的感觉刚开始是有,后来就习惯了。”蔚飞脸上洋溢着微笑,记者眼前依稀勾勒出十多年前,员工们插空来给他“挑刺儿”的温暖情景。

  在精雕公司的技术创新方面蔚飞是领头人,而在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方面他则甘为人梯。由于精雕是蔚飞白手起家创办的公司,创业初期规模很小,招聘的员工大多出身寒门,或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学历或能力相对较低。为了使加盟精雕的员工都能在事业上得以发展,他不断地搭建着一个个定制化的平台,只要员工有好的想法,他便以最大的财力予以支持,让员工在适合自己的平台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目前,精雕的几个关键岗位的主要负责人,都是跟随蔚飞一路走来的老员工。一个在精雕工作了10多年的大区总监风趣的说:“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逐步成为班长、排长、连长,现在已统领一个加强营了”。

  就这样在蔚飞的带领下,他的兄弟们一路摸爬滚打,不仅为客户造就了一款好产品,而且还培养出了一批行业专家和领军人才。

  随着精雕公司的发展壮大,蔚飞更多的为“家人们”的衣食住行“操心”。他为员工提供免费住房511套,为市内住家的员工提供班车;成立职工工会组织,从组织形式上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组织旅游、提供健身场所等方式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蔚飞认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精雕公司花费大量财力进行技术培训,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20年来,看着“孩子们”从一名毕业生,逐步成长为技术专长者甚至技术专家,蔚飞很是欣慰。“精雕是我的第二个家,也是我的第二所学校。这些年,有过许多公司挖我,我不曾想过离开精雕,我告诉猎头,老板于我,有知遇之恩。”一位技术主管这样告诉记者。

  企业的“家”文化,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家所倡导并期望的。因为老板们深知,人们对家才会不离不弃,才会甘心奉献。

  他是客户心目中的“暖男”,员工心目中的“大哥”,他还是门头沟的“十大好人”。“创造就业,贡献税收,是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热衷慈善,捐资助。